大家好,我是二哥呀。
前年我就发现,有些同学在信息差上非常吃亏,根本不知道去投哪些公司。去年也是,我以为今年不会了,结果情况依然没有改善。
就像有些同学大四还在找实习而不是去冲秋招,这种认知的偏差年复一年的存在。
幸好,球友们都很热心,看到后会立即给出解答。
我这里也是叮嘱一句,秋招再难,都要努力拼杀一次,千万别逃避,去冲春招,或者延毕。
有过 gap 期的同学应该会有强烈的感受,那就是,求职的时候会被各种刁难。
为了给大家减少信息差,我每天都会逛各种社区,比如说牛客、offershow、小红书、BOSS 直聘,各大公司的招聘公众号等等。
今天给大家分享 10 家小而美的双休互联网公司(游戏和电子商务我也放在了这个类别里),基本上计算机专业都可以投。
抓紧时间保存收藏起来。
虽然规模都不大,但都算是人能去的地——支持双休。
在我们的传统认知里,双休应该是标配,但在当今这个就业环境里,能提供双休的公司还真的不算多,实习过或者工作过的同学会感触很深。
还没有投过这几家公司的同学抓紧时间投了吧。
今年因为要做派聪明 RAG 这个项目,所以就没有整理秋招信息汇总表,往年我是整理了的,放在了 Java 面试指南专栏里。
但问的同学实在是太多了,搞得我都感觉很抱歉。
无奈实在是分身乏术,一个人还是精力太有限了。
于是我就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做一个实战项目——校招派,利用 Agent 去采集一些求职信息,然后供大家参考。
既可以给大家提供求职信息,帮大家记录求职进度,也可以拿来作为一个实战项目供大家选择。
经过两个多月时间的加班加点,目前也处在了基本可用的状态。
界面和教程还在打磨当中,不过也很快了(再多一点耐心就给大家见面了)。
昨天临近 12 点,还在改教程,打磨 MCP Client 调用 selenium 完成网页数据采集的内容。
这确实也是 AI 时代最大的便利,可以通过一套 workflow 去采集各大公司的招聘信息。
人只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就好了。
后面如果有新的招聘信息需要同步的话,我就可以直接通过校招派给大家传递了,想想真的是一劳永逸的事情,现在辛苦一点,值了。
这里多说一句题外话,AI 时代,很多同学都想从事大模型应用开发,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因为大模型应用开发是接下来三到五年内,可能十年内最热的方向。他不算是一个纯算法岗,也不算是纯后端岗,介于两者之间,你要懂一点 AI 的原理和应用,也要有扎实的工程能力。
其实最具象的表现就是,你可以实现一个像派聪明 RAG 知识库这样一个系统/校招派这样的 Agent 项目,不管是用 Java 技术栈,还是 Python 技术栈,或者 Go 的技术栈。
这两个项目覆盖了:大模型的知识问答系统、智能客服系统、文档解析系统、Agent 和 MCP 应用。
后端开发涉及到了 SpringAI + MySQL + Redis + 调用大模型API + Kafka + ElasticSearch 等等。
AI 方面又涉及到了怎么用大模型、怎么调优 Prompt、怎么做 RAG(检索增强生成)、怎么做 Agent开发(校招派会重点讲)。
做两三个和 AI 有关的项目就算是一名合格的大模型应用开发工程师了(真心话,不要觉得有多高大上)。
这里还是要提醒大家一句,求职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记录,什么时候投递的,投了什么公司,base 地是哪里,反馈进度到哪里了?
可参考下图球友的格式。
不然到了后期,你压根不记得自己投过哪些公司,重复投递也会浪费大量时间。
针对已经拿到 offer,但还想冲冲央国企的同学(包括考公考编),可以参考一下这个时间线。
记住我这句话,你总能找到工作的,无非就是早晚的事儿。
迈过去这个坎,一切将是柳暗花明。
ending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二哥的编程星球已经有 9900 多名球友加入了,如果你也需要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戳链接 🔗 加入我们吧。这是一个 简历精修 + 编程项目实战(RAG 派聪明、技术派、微服务 PmHub)+ Java 面试指南的私密圈子,你可以阅读星球专栏、向二哥提问、帮你制定学习计划、和球友一起打卡成长。
最后,把二哥的座右铭送给大家: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荫、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共勉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