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本数据类型缓存池剖析(IntegerCache)
3.5 基本数据类型缓存池
“三妹,今天我们来补一个小的知识点:Java 基本数据类型缓存池。”我喝了一口枸杞泡的茶后对三妹说,“考你一个问题哈:new Integer(18) 与 Integer.valueOf(18)
的区别是什么?”
“难道不一样吗?”三妹有点诧异。
“不一样的。”我笑着说。
new Integer(18)
每次都会新建一个对象;Integer.valueOf(18)
会使⽤用缓存池中的对象,多次调用只会取同⼀一个对象的引用。
来看下面这段代码:
Integer x = new Integer(18);
Integer y = new Integer(18);
System.out.println(x == y);
Integer z = Integer.valueOf(18);
Integer k = Integer.valueOf(18);
System.out.println(z == k);
Integer m = Integer.valueOf(300);
Integer p = Integer.valueOf(300);
System.out.println(m == p);
来看一下输出结果吧:
false
true
false
“第一个 false,我知道原因,因为 new 出来的是不同的对象,地址不同。”三妹解释道,“第二个和第三个我认为都应该是 true 啊,为什么第三个会输出 false 呢?这个我理解不了。”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我胸有成竹地说。
基本数据类型的包装类除了 Float 和 Double 之外,其他六个包装器类(Byte、Short、Integer、Long、Character、Boolean)都有常量缓存池。
- Byte:-128~127,也就是所有的 byte 值
- Short:-128~127
- Long:-128~127
- Character:\u0000 - \u007F
- Boolean:true 和 false
拿 Integer 来举例子,Integer 类内部中内置了 256 个 Integer 类型的缓存数据,当使用的数据范围在 -128~127 之间时,会直接返回常量池中数据的引用,而不是创建对象,超过这个范围时会创建新的对象。
18 在 -128~127 之间,300 不在。
来看一下 valueOf 方法的源码吧。
public static Integer valueOf(int i) {
if (i >=IntegerCache.low && i <=IntegerCache.high)
return IntegerCache.cache[i + (-IntegerCache.low)];
return new Integer(i);
}
“哦,原来是因为 Integer.IntegerCache 这个内部类的原因啊!”三妹好像发现了新大陆。
“是滴。来看一下 IntegerCache 这个静态内部类的源码吧。”
private static class IntegerCache {
static final int low = -128;
static final int high;
static final Integer cache[];
static {
// high value may be configured by property
int h = 127;
String integerCacheHighPropValue =
sun.misc.VM.getSavedProperty("java.lang.Integer.IntegerCache.high");
if (integerCacheHighPropValue != null) {
try {
int i = parseInt(i
真诚点赞 诚不我欺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