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Java简介
“二哥,到底什么是 Java?给我说说呗。”
“三妹啊,这就直奔主题了啊,先去给哥买包烟吧,哥先考验考验你的诚心。”
(五分钟过后)
“三妹啊,你怎么还不去?”
“二哥,掏钱啊。”
真是亲妹啊,买包烟还得我掏钱,关键是还得给跑腿费。十分钟后,三妹从楼下小卖部买了一包熊猫回来了,我用 Zippo 火机点了一支——这火机是 21 岁生日的时候初恋女友送我的,质量确实不错,现在还在用。
“三妹啊,听我慢慢来给你解释。”
01、Java由来
Java 是一门计算机编程语言,高级、健壮、面向对象,并且非常安全。它由 Sun 公司在 1995 年开发,主力开发叫 James Gosling,被称为 Java 之父,就是下图这位,头秃的厉害。
“三妹啊,你要不要再考虑考虑?做程序员不容易啊,很容易头秃的!”
“二哥,你咋没有秃呢?是因为你不够厉害吗?”
这孩子,嘴咋这么损呢?
Java 在叫“Java”之前,其实叫 Oak(橡树的意思,我感觉好像比 Java 好听一些)。怎么想到橡树的呢?James Gosling 坐在办公室,望向窗外,视野里出现了一颗橡树。不过,遗憾的是,Oak 已经被另外一家公司注册了,因此 1995 年 5 月 23 日,Oak 语言改名为 Java。
Java 这名字并不是 James Gosling 的首选,也不是命名团队的首选。团队其他人员更青睐 Silk(丝绸),但 Gosling 不喜欢,他本人喜欢的是 Lyric(抒情诗),但没通过律师这一关。最后,排在第四位的“Java”脱颖而出。是不是像极了婴儿没生下来之前,家人就着急着起名的那种感觉,这个你觉得不行,那个他觉得不行,最后叫了“狗蛋”(😆)。
James Gosling 回忆说,“Java”是一个叫 Mark Opperman 的人提议的,他是在一家咖啡店得到灵感的。奇妙的是,“Java”这个单词也是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英文名,因生产咖啡而闻名,巧不巧?
使用十六进制编辑器(比如说 wxMEdit)打开由 Java 源代码编译出的二进制文件(.class 文件,后面会详细介绍,先不着急),就可以看得到,最前面的 8 个字符是 CA FE BA BE(定义文件类型的魔数),即词组“CAFE BABE”(咖啡屋宝贝),是不是还挺有意思的?
“二哥,能给我展示一段 Java 代码吗?我想近距离感受一下。”
“三妹啊,马上就来。”
我噼里啪啦在键盘上一阵狂按,详细见https://tobebetterjavaer.com/overview/hello-world.html
“好,你看,就这样子。”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
“二哥,这都什么跟什么啊,看得一头雾水。”
“三妹啊,先不要着急,Hello World 这段代码以后再慢慢消化,现在就是让它来给你打个招呼。”
“好吧。”
02、Java发展简史
20 世纪 90 年代,单片式计算机系统诞生。单片式计算机系统不仅廉价(之前的计算机非常庞大,并且昂贵),而且功能强大,可以大幅度提升消费性电子产品的智能化程度。
Sun 公司为了抢占市场先机,在 1991 年成立了一个由詹姆斯·高斯林(James Gosling)领导的,名为“Green”的项目组,目的是开发一种能够在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上运行的程序架构。
项目组首先考虑的是采用 C++ 来编写程序,但 C++ 过于复杂和庞大,再加上消费电子产品所采用的嵌入式处理器芯片的种类繁杂,需要让编写的程序能够跨平台运行并不容易——C++ 在跨平台方面做得并不好。
思前想后,项目组最后决定:在 C++ 的基础上创建一种新的编程语言,既能够剔除 C++ 复杂的指针和内存管理,还能够兼容各种设备。这语言最初的名字叫做 Greentalk,文件扩展名为 .gt
。这个名字叫的比较随意,就因为项目组叫 Green,没什么特殊的寓意。
Oak 是“Java”的第二个名字,这次就有点意义了。Oak(橡树)是力量的象征,被美国、法国、德国等许多欧美国家选为国树。橡树长下面这样。
1992 年,Oak 的雏形有了,但项目组在向硬件生产商进行商演的时候,并没有获得认可,于是 Oak 就被搁置一旁了。
1994 年,项目组发现 Java 更适合进行 Internet 编程。随后,项目组用 Oak 语言研发了一种能将小程序嵌入到网页中执行的技术——Applet。Applet 不仅能嵌入网页,还能够随同网页在网络上进行传输。
不得不感慨一下,技术的更新迭代是真的快,Applet 拯救了 Oak,并使其蜕变成顶天立地的 Java,但 Applet 很早之前就被无情地拍死在了沙滩上。是不是很残酷?
1995 年,Oak 被重新命名为“Java”,因为 Oak 被别的公司注册过了。新的名字最好能够表达出技术的本质:dynamic(动态的)、revolutionary(革命性的)、Silk(像丝绸一样柔软的)、Cool(炫酷的)等等。另外,名字一定要容易拼写,念起来也比较有趣。
选来选去,项目组最后选择了“Java”,中文叫“爪哇”。细心的小伙伴可能会发现,Java 这个单词里有一个敏感词,所以有段时间微信(文章专辑名这块)为了禁敏感词,竟然把 Java 都禁了,我当时就只能用爪哇来代替 Java,手动狗头。
“Java”是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英文名,因生产咖啡而闻名,所以,小伙伴也看到了,Java 这个单词经常和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一起出现。
同年,Sun 公司在 SunWorld 大会上正式发布了 Java 1.0 版本,第一次提出了“Write Once, Run anywhere”的口号。《时代》杂志将 Java 评为 1995 年十大最佳产品之一。
1996 年 1 月 23 日,JDK 1.0 发布,Java 语言有了第一个正式版本的运行环境。JDK 1.0 是一个纯解释执行的 Java 虚拟机,代表技术有:Java 虚拟机、AWT(图形化界面)、Applet。
4 月,十个主要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供应商宣称将在产品中嵌入 Java 技术。9 月,已有大约 8.3 万网页应用采用了 Java 来制作。5 月底,第一届 JavaOne 大会在旧金山举行,从此,JavaOne 成为全世界数百万 Java 语言开发者的技术盛会。
1997 年 2 月 19 日,JDK 1.1 发布,代表技术有:JAR 文件格式、JDBC、JavaBeans、RMI(远程方法调用)。
1998 年 12 月 4 日,JDK 1.2 发布,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版本。Sun 在这个版本中把 Java 拆分为三个方向:面向桌面开发的 J2SE、面向企业开发的 J2EE,面向移动开发的 J2ME。代表技术有:EJB、Swing。
2000 年 5 月 8 日,JDK 1.3 发布,对 Java 2D 做了大幅修改。
2002 年 2 月 13 日,JDK 1.4 发布,这是 Java 真正走向成熟的一个版本,IBM、富士通(二哥曾在这家世界 500 强的日企工作过三年半时间)等著名公司都有参与。代表技术有:正则表达式、NIO。
2004
回复